品读《唐诗一万首》

null null null null null null null null null null null null

品读《唐诗一万首》

《渡荆门送别》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题中的"送别"应是告别故乡,而不是送别朋友。因为诗中并没有送友人的离情别绪。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荆门",指荆门山。句意为:诗人乘舟出蜀经三峡远渡至荆门山外,来到这楚国故地纵情漫游。诗人开篇点题,有远游故有送别,古人崇尚"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诗人由蜀地一路迤逦而去。起调即有波澜壮阔之势,这正体现了诗人心胸开阔,毫放不羁的风格。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山脉在平野上渐趋平缓,直至消逝;江水在广阔的原野中蜿蜒奔流。"随"字写岀了平野之辽阔,山势转变之缓慢,准确勾画出山地与平原交界处的地势特点,极尽传神。"尽"字,此处用为动词,作消逝讲,恰与"流"相对,可见诗人用词之准确!简练。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月亮落下好像飞过天际的明镜;彩云涌动,筑起瑰丽的海市蜃楼。平时看月亮,总觉得十分安静,而诗人身处舟中,随水奔行,因此感觉缓缓落下的月亮像在天空中飞过。不是这"飞"字不足以表现当时胜景。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那可爱的家乡的江水奔流万里之后,还在推送着我这漂泊的小舟。此时江水推送着的不仅是小船,更是诗人那颗眷恋家乡、思念故乡的心。因水自故乡流岀而倍感亲切,与古诗中"君住长江头,妾住长江尾。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实是有异曲同工之妙。

全篇由写远游点题始,继写沿途见闻、观感,后以思念做结,首尾行结,浑然一体,清新脱俗,非有长时间的艺术探索与辛勤的实践不能达此。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arfax.net/shige/124.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