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当代军旅诗歌,总有一句让你热血沸腾!

null null null null null null null null null null null null

今天是八月一日建军节,

昔日,他们浴血奋战、保家卫国;

今天,他们不负使命、勇担重任。

我们特别推出当代军旅诗选,

以此向“最可爱的人”致敬!

燃!当代军旅诗歌,总有一句让你热血沸腾!

为什么我还有梦

何建明

早已过了追梦的年龄

然而今天的我却异常多梦

就像青春时光倒流,理想重现

呵,为什么

为什么现在的我还有梦

在晨起的新闻里与神舟号一起

去探望月亮上的嫦娥

与马路上的小伙姑娘齐驾并驱

去追觅新一天的充实与生活的温馨

甚至想粉饰一下有些沧桑的容颜

换一身时尚而合体的新衣

是眼前的高铁不够快吗

是蛛网般的立交桥不够多吗

是身边的楼房不够高吗

是商店的物品不够丰富和耀眼吗

是夜空的霓虹灯不够绚丽多彩吗

是碗里的鱼肉不够鲜美吗

是的,我想重新回到儿时的水塘去游泳

我想生吃滴着露水的甜瓜和桑果

我想吸一口无毒的空气

我想晒一天明媚的阳光

我想安静地在路边的树下看书

我甚至想,当我死亡的时候

在西归的路上,别再排队和拥挤

我担心大海里的珍宝被掳掠一空

我害怕大地上的居所忽然都失去了踪影

我祝愿我的祖国到处长满鲜花和绿苔

我祝愿同胞们人人心中有梦,而且都能够

圆了自己的梦……

何建明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华文学基金会理事长,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长。全国劳动模范。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物。博士生导师。代表作有《时代大决战》《那山,那水》《死亡征战》《爆炸现场》《南京大屠杀全纪实》《国家》《忠诚与背叛》《部长与国家》《生命第一》等。30余年来出版40余部文学著作,改编成电影电视十余部。作品被翻译到十几个国家。曾三次获得“鲁迅文学奖”、五次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四次获得“徐迟报告文学奖”。

感恩小米、南瓜和步枪

峭岩

在记忆的深处

在历史的制高点

在战争的烽火硝烟之上

我眺望到了它们的身影

黄澄澄的是小米

浑圆橙黄的是南瓜

顶天立地的是步枪

它们是人民军队的早期营养和武器

它们是我们灵魂、血液里永驻的根

我来到城市后

久违了它们的姓名

只有偶尔在乡下的母亲

捎来秋后的惦念

只有在博物馆里与步枪亲昵

虽然偶然相处

但与小米、南瓜和步枪的感情

却有着无比神圣

扛枪走过历史的人

总忘不了井冈的南瓜饭的味道

总忘不了陕北小米的香甜

更忘不了肩扛步枪行军打仗的英勇

试想一下

解剖我的肠胃会有小米南瓜的基因

透视肩膀手掌会有步枪的永久印痕

它们活跃在我的生命王国里

不断繁衍壮大扎根

不是我们乏味了城市生活

吃惯了大米白面想调剂口味的新鲜

不是我们看惯了导弹大炮和枪阵

而是骨子里的自然显现

再吃一顿小米、南瓜饭

就有心理上的满足

再看一眼步枪

就有力量的膨胀

小米、南瓜和步枪

是革命的最早加入者

在农村包围城市的伟大战略中

它们立下不朽的功勋

感恩小米、南瓜和步枪吧

它们曾托起岁月的脊梁

峭岩

1941年12月26日出生。原解放军出版社副社长兼编审,曾任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主任、政委。现任《华夏诗报》执行总编辑。中国诗歌学会常务理事、国际诗人笔会副主席。著有长诗《遵义诗笔记》《烛火之殇——李大钊诗传》《跪你一千年》《萧萧班马鸣——萧军诗传》《落红——萧红诗传》等长短诗50余部。出版《峭岩文集》(12卷)。其中长诗《遵义诗笔记》获第12届全军文艺创作一等奖、《烛火之殇》获新国风首届全国长诗大赛金奖。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燃!当代军旅诗歌,总有一句让你热血沸腾!

边 声

曾凡华

边防线上的士兵每每有了烦闷

总爱登上崚嶒的哨塔听听边声

听野鹤嘹呖、松涛流韵

江波叠浪,苇叶弹琴

听雨淞抚慰飘坠的落红

雁阵横贯寥廓的青空

听蛰伏四野的地虫无忧无虑的吟唱

精骜八极的天风有声有色的奏鸣

这旷古而迢远的历史回音

将一丝半缕儿愁绪洗刷得荡然无存

像母亲极富灵性的手

使桀骜驯服、烈马平静

啊,大自然的箴语简直精妙绝伦

使心灵一时倾斜的士兵找到了平衡……

曾凡华

1983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1968年应征入伍,历任《解放军报》编辑,主任编辑,文化部副主任、主任,大校军衔。著有诗集《洞庭军号》、《辽远的地平线》、《士兵的维纳斯》,散文诗集《绿雪》(与晓桦合作),散文集《月食》,长篇报告文学《最后一战》、《牺盟·牺盟》等。其作品还获全国1990年-1991年优秀报告文学奖、第三届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奖、第十七届中国电视金鹰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第二十一届中国电视金鹰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奖、中国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胜利之歌征文特等奖。

祖国之秋

曹宇翔

今日你徒步走进秋天的广场

深秋了,天已转凉,菊花开放

风把四个湛蓝的湖泊运向空中

空中,缓缓驶过云霞船队

空中,雁翅划动季节的双桨

用歌声迎接大地起伏的歌声

在澄明的秋天你看见所有人民

城市,乡村,太平洋的波浪

甚至看到 你远逝的童年,祖母

干草垛,一个孩子摇响铃铛

这原野、河流,这落叶、果实

每天,广场升起一面旗帜

每天,土地长出一轮光芒

一切都是值得的,内心幸福

你笑了,想起曾有的一个梦想

谁能不爱自己的祖国呢

“祖国”,当你轻轻说出这个词

等于说出你的命运,亲人,家乡

而当你用目光说到“秋天”

那就是岁月,人生啊,远方

曹宇翔

山东兖州人,现居北京。曾军旅生涯多年,大校军衔,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全国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著有诗集《家园》《青春歌谣》《纯粹阳光》《曹宇翔短诗选》《祖国之秋》《向岁月致意》,随笔集《天赋》。诗集《纯粹阳光》获第二届鲁迅文学奖。

父亲们

王久辛

像蚂蚁一样散布于大地

稼禾 溪边的父亲们

如果你的父亲还健在

请你去摸摸他的脸

握握他的手 用你的回忆

去想像他的当年 当年

他瞪你他揍你 他吼你

他揪住你的耳朵要你回家时

那种蛮横无理 他有力量

也有精力 甚至他还有

几分的神气 嗯

亲爱的父亲们 如果你

不是他的儿子 就永远

不会理解这仇中渗透的爱

这恨中弥漫的情 那不是爱情

是比仇恨更深刻的亲浸

是亲浸到骨肉里的呵护

是骨肉里的眷恋

在行为上的 直接横移

是从来也不用去想念

却分秒也没有出离的

魂魄相依……

亲爱的父亲们 如果不幸

此刻 你的父亲已经仙逝

没关系 请把你的脸贴到墻上

或把双手 紧紧地贴到地上

要相信父亲会沿着泥土的缝隙

以一种淸凉的感觉 亲吻你

双手的掌心 并暗示你

子子孙孙的 无穷无尽

都在这天地血肉的融合里

像夏夜星月中 那微温的和风

轻轻地环绕着你……

——父亲啊!

王久辛

笔名王耐久、王久星等,祖籍河北邯郸,生于陕西西安。著名诗人、作家。诗集《狂雪》获首届鲁迅文学奖。先后毕业于西安陆军学院新闻班、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1980年开始发表作品。199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诗集《狂雪》、《狂雪2集》、《致大海》,《绝世之鼎》、《香魂金灿灿》、《灵魂颗粒》、《情致•格调与韵味》、《老友旧事》等,主编报告文学集《大西北军旅风情实录》、《当代中国青年散文家八人集》等。诗集《狂雪》获首届鲁迅文学奖,长诗《肉搏的大雨》获解放军新作品一等奖。

燃!当代军旅诗歌,总有一句让你热血沸腾!

火焰:391高地

刘立云

那几天我都在苦苦思索疼与铜

我在想它们是否

互为因果,是否有一条秘密通道彼此抵达

虽然它们音相近而意相远

是的。我在寻找一个人和一座高地

我在触摸这座高地的一堆灰烬

留下的余温

几个关键词是:远东。391。潜伏

盲目坠落的凝固汽油弹。冲天而起的烈焰

燃烧至1000℃,瞬间让岩石崩溃

和流淌的高温。嘹亮的寂静……

与此相关的那个士兵

在花名册的籍贯栏填着:中国铜梁

我在想,那时他的手该如何深深地插进泥土

他两排雪白的牙齿该咬住

多大的仇恨!而当他听见狂欢的火

用它的身体举办盛宴的火

燃烧他206块或207块骨头时

发出劈劈啪啪的声音

他想过酣畅淋漓地喊一声疼吗?

……就这样,他把他的死,他的

意志,堆在那座高地上

一堆灰烬从此成为我们这片

千疮百孔大地上的

一块补丁

我知道同一时刻,夕阳正照耀

他故乡的那道山梁

远远看上去,像一锭烧红的铜

刘立云

1972年参军,1982年江西大学哲学系毕业。先后任《解放军文艺》编辑部编辑、编辑部主任、主编,解放军出版社文艺图书编辑部主任。出版诗集《红杜鹃,紫杜鹃》《红色沼泽》《黑罂粟》《沿火焰上升》《向天堂的蝴蝶》《烤蓝》《生命中最美的部分》《眼睛里有毒》;长篇纪实小说《瞳人》,长篇纪实文学《莫斯科落日》(上下集)等十余部。诗集《烤蓝》获第五届鲁迅文学奖。

祖国之夜

姜念光

这是他入伍后的第九十天,

凌晨两点,第一次站夜岗。

好像第一次看见真正的黑夜,

他有些害怕,也有些激动,

于是哗啦一下拉开枪栓,动静大得

令人吃惊。万物屏息,提着肝胆。

此刻,枪膛和他的胸膛一样空,

空虚的空,空想的空,或者

漫无目标的,空手白刃的,夜空的空。

为了压住心跳,他深呼吸,默念口令,

再次深呼吸,慢慢把一条河汉放进胸中。

然后他轻轻地推着枪栓,咔嗒一声,

一个清脆的少年,被推了进去。

在此之前,从来没有过这样的夜晚,

四面群山环列,满天都是星星。

从来没有这样庄严地站着,

用虎豹之心,闻察此起彼伏的夜籁之声。

是不是所有新兵,都会有一个这样的夜晚?

仿佛突然长大成人,开始承担命运,

并且突然清楚地想到了:祖国。

这个磐石的、炉火的、激流的词,

装上了热血的发动机,让他

从此,胆量如山,一生怀抱利器。

姜念光

山东省金乡县人,先后毕业于某军校军事指挥专业、北京大学艺术学专业。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长期从事图书和杂志出版工作,主持多项重点出版项目,并获“国家图书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奖”等。八十年代末开始诗歌写作,作品见于各种文学报刊与图书,入选多种选本。2000年参加第十六届“青春诗会”。著有诗集《白马》、《我们的暴雨星辰》,另有散文随笔、批评文章及学术文章若干。曾获若干诗歌奖和第二届丰子恺散文奖,现任《解放军文艺》杂志主编。

拆弹手

刘笑伟

这情感的炮弹

外表泛着金属的冷光

让我不得不

小心翼翼地捧在手里

唯一能做的

就是拆除它的引信

即使燃着孤灯

也难以推开四周的暗夜

我听得到炮弹内部

嘀嗒嘀嗒的倒计时

这时常令我毛骨悚然

它随时可能引爆

把我内心的城墙炸掉一角

引起坍塌

或许是一个动词

也可能是一个名词

我必须小心打磨

保持它们微妙的平衡

让它们发出形容词般的微光

我怀抱着这个炮弹

尽量让里面的火药温柔下来

变成黑色的土

孕育一畦繁花

军旅诗就是这样诞生的

你必须把这金属的炮弹

拆分 组合 打磨 刨光

让它变得浑圆

不再有棱角

让它在你的手中沉甸甸的

有了上膛的渴望

“炮弹出膛

天摇地动”

不知为什么

我始终是一个拆弹手的角色

或许这炮弹火力过于强大

我不想让它出膛时

让周围一切文字的山河大川

黯然失色

刘笑伟

河北石家庄人。中国作协全国委员会委员、军事文学委员会委员。现任《解放军报》社文化部副主任,大校军衔。系驻香港部队首任新闻干事。先后出版诗集《歌唱》《刘笑伟抒情长诗选》,长篇纪实文学《震撼世界的和平进驻》,长篇纪实散文《情满香江》《边走边看》,长篇政论体散文《中国道路》等14部著作,获得第七、九、十一届全军文艺新作品奖(解放军优秀文艺作品奖)、全军抗震救灾征文奖、《解放军文艺》年度优秀作品奖等军内外文学奖项。2009年被《诗选刊》评为首届“中国十佳军旅诗人”,2017年在新诗百年全球华语诗作评选中被评为“百位最具实力诗人”。

长征:写实或写意

杨志学

冰雪 冰雪 冰雪

火光 火光 火光

冰雪是现实的阻隔

而火光也不是幻觉——

或者是野外篝火取暖

或者是心中坚守的信念

为了保存火种不致熄灭

主动放弃与敌人交战

却要去面对另外的敌人

与大自然的风霜雨雪相依相伴

甩掉了敌人的围追堵截

却甩不掉饥饿和环境的凶险

却也因此创造了世间奇迹

像冰雪悬崖上绽放出血色杜鹃

再厚的坚冰也可以融化

只要内心里有足够的火焰

冰雪,你尽管严峻吧

火光在我们的前面,永远永远……

杨志学

笔名杨墅。先后毕业于郑州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和首都师范大学。文学博士。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任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副教授、《诗刊》编辑部主任,现任中国作家出版集团编审、文学与出版部主任。主要从事现代诗歌和文艺美学研究,亦从事现代诗写作。1982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诗学专著《诗歌:研究与品鉴》《诗歌传播研究》,诗与论合集《心有灵犀》,诗歌赏评集《谁能留住时光》等,主编诗集《新中国颂》《太阳要永远上升》等。鲁迅文学奖诗歌奖评委。曾受中国作家协会委派,任中国诗人代表团团长出访塞尔维亚。

燃!当代军旅诗歌,总有一句让你热血沸腾!

我是一粒子弹,随时待发于忠诚的枪膛

赵琼

总有旭日

将我持枪的身影入画

将我的汗水以及曾经结霜的头发

将我一眨不眨的双眼

将我因匍匐而磨掉的

一层又一层的厚茧

一笔一笔地画在了

以枪为主体的背景之中

我在移动中坚定

在坚定中移动

将责任和警惕,统统以一颗子弹的

形态和禀性,不眠于

忠诚的瞳孔

我知道,不是所的闪电

都能分蘖成那一声濯浊的雷鸣

不是所有的风

都能合奏出悲壮抑或安魂的歌声

不是所有的子弹和我,都能

以爆破或穿透的姿势去战胜邪恶

但,我知道,就算把我定位成

一片树叶

我也要尽可能地去丰盈

自己的每一缕脉络

让肥绿或者是金黄

去镀亮树身以及枝干们

应有的尊严和生动

……

不说日复一日的孤寂

也不说年复一年的乡情

不说昙花的短暂

也不说悠长的青松

我只是一名持枪的战士

或者就是枪膛之中的一粒子弹

所有的心事与梦境

都与长天之上的圆月

以及繁星相关

关乎着一条河水的清澈

以及一缕炊烟的恬静

并努力使自己日子里的每一秒

都将忠诚的根须,延伸出

担当的血性,与火光并行

赵琼

1966年生于晋南,空军某部干部,现居北京。著有诗集5部。其它散见于《诗刊》、《解放军文艺》等。

飞向更深的蓝

——致2016年度感动中国人物张超

宁明

从浅蓝飞向更深的蓝

你用尽了生命里最后的4.4秒

在每一秒的截面上

你都用翼尖,绘下了一幅壮美的图画

这些用青春调和出来的色彩

红得耀眼,蓝得催人落泪

29岁本是可以用来炫耀的年纪

向妻子炫耀

向女儿炫耀

向日月星辰炫耀

向大海更深的蓝炫耀

当然,也可以向插翅的青春炫耀

你竖起的两根大拇指

一根指向甲板

一根自豪地指向自己

不是所有女人的眼泪

都只是用来诠释女性的懦弱与胆怯

你妻子的泪,一直忍着

电视机前,我的泪也一直忍着

穿过军装的人都知道,一辈子

需要忍住的决不只是眼中的泪水

从此,每当我仰望天空时

一定会提醒自己,把目光压低

——放眼远眺那片更深的蓝

只为再一次寻找,你一跃冲天时

那一道霸气的身影

宁明

原空军大校,特级飞行员。毕业于俄罗斯联邦加加林空军军事学院。一级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理事,大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辽宁省作家协会第六届、第七届和第八届签约作家。曾被评为首届中国十佳军旅诗人,获第八届辽宁文学奖诗歌奖、第九届辽宁文学奖散文奖、首届中国屈原诗歌奖特别奖、第四届和第六届全国冰心散文奖。

燃!当代军旅诗歌,总有一句让你热血沸腾!

记一次演习

艾蔻

在这个时刻

最不愿到达的地方

也被信号弹照亮

士兵传递着捆绑式的指令

集结速度取决于智慧

而非马路的曲直

一刻钟之前

191高地已经全线开火

历史的每一次年轻

都必然回到土地

从虫子的触须开始

重新出发

马匹返回地面吃草

女兵就地躺下小憩

同伴走过来

为她搭上白云

太行山下的烟尘重新翻滚

再重新静止。泥巴与脸

鼻腔、衣服、战靴会师

我们都是泥做的

练习受伤练习死亡

练习每个部位的包扎

每块骨头

都有多种可能的伤

爬下来,重新聆听

大地的教诲和箴言

我们融化在一起了

发出多少怒吼,收回多少赞美

艾蔻

本名周蕾,生于新疆南部,部队医学院校讲师。诗歌作品发表于《解放军文艺》《诗选刊》等,出版诗集《有的玩具生来就要被歌颂》。

湘江上流云

燕赤霞

我突然觉得天空降了下来

白云就浮在湘江的水面上

群鸟飞过,很好听地

弄响风和岸边的水草

在这里当兵一年了

我每天都会看一阵子湘江

挖沙船迎着风浪

正拼命掏空河床

而在不远的地方

一个乡村孩子横渡湘江

这片天空下,夏天是漫长的

高温和昆虫,是我们的近邻

在我写诗的本子上

有一些关于湘江的诗歌

但对我漫长的军旅来说

湘江,只是不断洗亮军刺的

一条革命的流水,将我的绿军装

洗褪色彩,又为我的身体

注入正义和柔情

使大地上的花朵更美丽

更美丽地

挂在我的胸前!

燕赤霞

15岁开始发表文学作品,曾就读于鲁迅文学院中青年作家高研班。作品散见于《解放军报》《文艺报》《解放军文艺》《诗刊》《散文》《绿风诗刊》《飞天》《星星》《诗歌月刊》《诗潮》《北京文学》《科技日报》《延安文学》《青年文学家》《上海诗人》《山东诗人》《世界诗人》等媒体。入选多种文学选本。出版诗集、散文集、新闻作品选等著作。

女兵的眼睛

察哥兰草

那双眼睛射出来的是电是清纯

直接往死电我们还让我有冲动

那是颗飘舞在头顶上空的炸子

它一直在我腰间飘忽上下颤动

和我一起坐军列南下的那双眼

它一直停在我的胸前保持不动

其实我的胸前空空什么都没有

只有一朵光荣花和手榴弹拉环

太让人紧张恐怖激动和兴奋了

我必须忍住不让泪水直往下滴

你姿态优雅落落大方为我送行

那头秀美长发不时掠过你的脸

我根本没资格站在第一排接酒

我根本抚摸不上你的长发温存

你就站在我们的出征的方阵前

记者拍下照片记录清纯和青春

你说过等我们回来并没说等我

这时候密集的枪声就呼啸而来

空气中开始有焦灼的味道升腾

那些杜鹃花们一塌糊涂地开着

阵地前沿的硝烟已经飘然而至

我们前行的急促脚步就是心跳

并敲打着蜿蜒曲折的山间小路

兄弟们手挽手肩并肩越过荆棘

胆大命大的可以从容跨越雷区

我提起上着刺刀的半自动步枪

趴在木棉树下架在掩体正瞄准

山下涉水而来的敌人蛇形涌动

空气中不再有香水四溢的芳香

准星缺口上烤蓝在太阳下闪光

我的手在颤抖我的眼前是幻影

白衣女子起舞时而是你的身影

事实上53号界碑只是一个符号

而战争其实永远只是一种象征

你看我在瞄准他他也在瞄准我

他的枪口下却随时都能要我命

要是有人说第一次上阵都豪情

都胆大那是胡扯我们只是新兵

我们的枪是闭着眼瞎打出去的

响了很久的集射招来炮火一阵

许多年之后我们会说起猫耳洞

也说起过子弹打在腿上的感觉

还说起过你的长发和你的忧伤

唯独没有谁能说起过你的眼睛

那种眼神它本来就是一种杀伤

那种眼神它本来可以独自享用

那种眼神绝对应该是花前月下

那种眼神确实永远是明亮干净

出征厮杀你的眼神是一道闪电

凯旋庆功你的眼神就蕴含爱情

战友重逢你的眼神正流淌泪水

同学相聚你的眼神却饱含真情

我想我们是累了我想我们老了

我想我们全忘记了只剩下怀念

我一个没打中根本就不是英雄

那时我真的很胆小状态很稀松

其实我充其量也就是跟着参战

等我把胆儿练大了却没立军功

现在我看你的眼睛我仍在心痛

我没让流弹打死没让对手击中

我说今天生活绝不会拖跨我们

能活着就是成功写作就能永恒

放声唱赞美女兵就是赞美美女

大声吼赞美眼睛就是赞美生命

察哥兰草

张家口市人,系中国作家协会、中国散文学会、中国诗歌学会、中国老摄影家协会会员,现在解放军出版社供职。

燃!当代军旅诗歌,总有一句让你热血沸腾!燃!当代军旅诗歌,总有一句让你热血沸腾!

往期精选

燃!当代军旅诗歌,总有一句让你热血沸腾!

写首诗,致敬梵高 | 128年前的今天,他在麦田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她们和他们一样,在写诗

新诗可以向杜甫学些什么?

燃!当代军旅诗歌,总有一句让你热血沸腾!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arfax.net/jinxiandaishici/1089.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